總統、立委投票日僅剩11天,檢警積極查緝選舉。
為了達成這個目標,她找到了U&K Food部長「劉志赫」(由羅人友飾演),並得到他的協助。因此,在短短兩週內增重五公斤,這個過程對身體而言也帶來了一些不適。
為戲暴瘦又增重,朴敏英坦言不容易 《和我老公結婚吧》飾演姜智媛的朴敏英,是胃癌第四期患者,因為這部戲朴敏英敬業瘦身,瘦到體重僅剩37公斤,只為了詮釋出病患的憔悴病容。《日與夜》以懸疑刺激見長,《和我結婚吧》則聚焦於「女性復仇」主題。經過數月的時間,朴敏英終於親自談及這一事件。原著網漫在LINE WEBTOON已經突破了3500萬的瀏覽量。」 接著,她也面對自己被捲入這些負面爭議的局面,向所有愛護她的粉絲表達歉意。
感謝製作組和導演對我的細心照顧,讓我先把生病瘦弱的畫面都先拍完。劇組人員則透露:「寶兒對角色的熱情和演技,讓現場所有工作人員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石化業者則認為,近年遭遇前所未見的景氣低迷,2023年前3季獲利大多出現嚴重衰退,且觀察周邊的主要競爭國家,中國、日本皆未對石化業課徵碳費,韓國只對過去5年平均碳排核定配額量超標的企業,要求買碳權抵換,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則未將石化產品納入。
工總表示,此計算方式符合公平競爭原則,並關切碳費費率制定方向。經濟部表示,持續與業者環團交流,蒐集各界意見,盼兼顧減碳與產業競爭力。工總指出,高能源密集產業皆會面臨公平競爭問題,對於碳排大戶而言,2.5萬噸碳排量算是小數字,影響並不大,但在台灣尚未將所有廠商納入碳費徵收的情況下,政府需要考慮產業公平性。針對討論中的碳費收費機制,水泥業者指出,對碳排量不大的產業來說,這是一個可顯著降低碳費的好措施,但對碳排量大的產業來說,這樣的措施略顯杯水車薪,影響不大,建議應考量產業特性及自主減量目標,訂定合理費率,除了效益比較顯著外,也可鼓勵企業力求實質減碳。
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呼應發言,假設碳費訂定每噸新台幣300元,年排放量2.6萬噸的業者原本要繳的是780萬元,但新公式卻只要30萬元,反而該廠商在成本考量上更寬鬆。另外須有2、3年定期檢討的機制。
以水泥產業為例,目前自國外進口水泥占比25%,國內自產水泥則有75%,如果進口水泥因無碳定價成本壓力,恐將擠壓國內業者,進而衝擊生產規模與就業機會。台大風險中心指出,30大企業中,排除電力供應業,以台塑石化總排放量達26.681百萬噸最多,其次為中鋼的22.326百萬噸、台積電10.124百萬噸。根據台大風險中心去年6月底的整理資料,台灣前30大溫室氣體排放企業排放量共132.292百萬噸,產業別分布為石化業10間、電子零組件業7間(半導體業5間、面板業2間)、鋼鐵業5間、造紙業4間、水泥業2間、紡織業1間、玻璃業1間蔡玲儀說明,基於行政考量,若對於排放大戶,有一家廠商是2.49萬噸,另一家是2.51萬噸,變成一家全繳、一家全不繳,反而讓業者想要有規避的心態。
環境部昨日召開「碳費徵收子法推動進度交流座談會」,首度公開碳費收費計算公式,針對直接或間接年排碳量達2.5萬噸以上的的排碳大戶,擬以年排放量扣除2.5萬噸的剩餘量來徵收碳費。工總進一步指出,台灣將於2025年開徵碳費,屆時若對進口產品無相關規定,國內產業將面臨國外進口產品不公平競爭。另因碳費徵收規劃草案剛完成不久,經濟部表示,將持續與相關業者、公協會座談討論,蒐集各界對國內碳定價機制可能造成碳洩漏,或對其產業造成不公平競爭情形,再將業界意見反映給環境部參考,希望修法能夠兼顧減碳與產業競爭力,符合國家最大利益及淨零目標。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呼應發言,假設碳費訂定每噸新台幣300元,年排放量2.6萬噸的業者原本要繳的是780萬元,但新公式卻只要30萬元,反而該廠商在成本考量上更寬鬆。
根據台大風險中心去年6月底的整理資料,台灣前30大溫室氣體排放企業排放量共132.292百萬噸,產業別分布為石化業10間、電子零組件業7間(半導體業5間、面板業2間)、鋼鐵業5間、造紙業4間、水泥業2間、紡織業1間、玻璃業1間。另外須有2、3年定期檢討的機制。
針對討論中的碳費收費機制,水泥業者指出,對碳排量不大的產業來說,這是一個可顯著降低碳費的好措施,但對碳排量大的產業來說,這樣的措施略顯杯水車薪,影響不大,建議應考量產業特性及自主減量目標,訂定合理費率,除了效益比較顯著外,也可鼓勵企業力求實質減碳。工總指出,高能源密集產業皆會面臨公平競爭問題,對於碳排大戶而言,2.5萬噸碳排量算是小數字,影響並不大,但在台灣尚未將所有廠商納入碳費徵收的情況下,政府需要考慮產業公平性。
因此,蔡玲儀說,現在的想法是針對年排放達2.5萬噸以上徵收,但不會因為多排100噸就全部都要收費。碳費徵收擬設2.5萬噸免費額度,工總:符合公平競爭 (中央社)環境部昨日說明碳費計算公式,擬給予排碳大戶每年2.5萬噸二氧化碳免費額度。然而,原本外界的認定都是直接依排碳量收費,參與座談的民間團體都質疑為何會提出類似「免徵額度」的條件。環境部去(2023)年12月29日發布預告碳費收費辦法草案,昨日則邀集民間團體就碳費徵收相關機制進行交流討論。經濟部表示,持續與業者環團交流,蒐集各界意見,盼兼顧減碳與產業競爭力。石化業者則認為,近年遭遇前所未見的景氣低迷,2023年前3季獲利大多出現嚴重衰退,且觀察周邊的主要競爭國家,中國、日本皆未對石化業課徵碳費,韓國只對過去5年平均碳排核定配額量超標的企業,要求買碳權抵換,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則未將石化產品納入。
至於許多是小廠家,都在2.5萬、3萬或4萬噸等,以電力使用為主。蔡玲儀補充,排碳大戶中,若將這500多家攤開來看排放分布,對國家碳排放較大的,是集中在年排放達數百萬噸以上的業者,是首要去減碳的目標,「扣除2.5萬噸也只是少零頭」。
工總表示,此計算方式讓「產業起跑點一樣」,超過的部分才須繳交碳費,避免造成同業不公平競爭。環境部解釋,是希望透過機制加速小廠節能減碳。
環境部首公開碳費收費公式,盼加速小廠節能減碳 (中央社)環境部昨(3)日首度公開碳費收費計算公式,擬以年排放量扣除2.5萬噸的剩餘量來徵收碳費,但民間團體多數不認同此方式。台大風險中心指出,30大企業中,排除電力供應業,以台塑石化總排放量達26.681百萬噸最多,其次為中鋼的22.326百萬噸、台積電10.124百萬噸。
以水泥產業為例,目前自國外進口水泥占比25%,國內自產水泥則有75%,如果進口水泥因無碳定價成本壓力,恐將擠壓國內業者,進而衝擊生產規模與就業機會。工總表示,此計算方式符合公平競爭原則,並關切碳費費率制定方向。工總強調,目前產業界最關切的仍是減量目標、優惠費率如何制定,由於業者達成減量目標經核定後,可適用優惠費率,也可促進廠商自主減碳。舉例來說,若同產業別中有一家碳排2.49萬噸免徵碳費,不過碳排2.51萬噸者必須徵收碳費,碳排放量雖差距不大,但碳費成本卻會造成天壤之別。
經濟部表示,非常重視推動淨零轉型過程的社會溝通,也持續與NGO及產業界進行政策交流與意見回饋。環境部昨日首度公開碳費收費計算公式,擬以年排放量扣除2.5萬噸的剩餘量來徵收碳費。
石化業:產業遭遇景氣低迷,若加收碳費經營更艱困 (中央社)台灣即將開始徵收碳費,石化業者表示,遭遇石化景氣低迷,去年前3季獲利大多出現衰退,若再加上碳費,未來台灣石化業經營將更艱困。荒野保護協會直言,若減碳是國家的首要目標,以目前規畫來看很懷疑減碳力道
按照目前的態勢,除非現任總統拜登(Joe Biden)的健康出現明顯問題,或是有其他重大意外,否則百分之百篤定將代表民主黨競選連任。不少台灣媒體正確報導拜登目前在數個關鍵州民調低於川普——拜登在2020年拿下曾亞利桑那、喬治亞、密西根、內華達和賓州,是他勝選的關鍵,但他目前在這五州的民調通通落後。
美國總統選舉採取世界獨有的選舉人團制,意味著選戰結果並非取決於全國總票數,而是取決於數個關鍵州由誰拿下。而這就將是本篇文章的重點,針對世界上人們最關注的三大發展,這篇文章不僅會介紹當前的狀況,更要強調需要注意的線索有哪些。新的一年開始,世界局勢可能有哪些新的變化呢?有一些問題在2024年勢必會浮上檯面,雖然我們沒有水晶球,無法準確預測這些問題的答案,但至少可以先密切注意相關的線索。不過,一年期間能發生太多事情,這並不代表拜登真的敗象已露,目前的支持率差距毋需過度解讀。
不過,這個趨勢並不代表年輕人的價值觀轉向保守,而是許多年輕選民目前對民主黨、對拜登缺乏熱情所致——事實上,2022年的民調也有一樣的狀況,而在那一年,隨著選舉靠近,許多年輕選民最後還是終於歸隊投票。2020年,全國年輕人也有約六成支持拜登。
但從民調中確實可以讀出一個關鍵資訊:與他2020年勝選時的選民組合相比,「年輕票」將是拜登是否能夠勝選的關鍵。最遲從2008年起,民主黨在年輕票中理論上都已經應該要有絕對的優勢。
至於共和黨方面,除非前駐聯合國大使海利(Nikki Haley)的支持率有奇蹟似地成長,否則共和黨幾乎必然將提名川普(Donald Trump)參選。而2022年期中選舉出口民調也確實顯示,在幾個關鍵州,民主黨籍候選人年輕人支持率都高達六成甚至七成